您的位置:记叙网 > 杂谈 > >正文

​“张辽止啼”的典故是怎么来的?

摘要“张辽止啼”的典故是怎么来的? 张辽(169-222年),字文远,雁门马邑(今山西朔州)人。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,西汉时马邑之谋的发起者聂壹的后人。 他在下邳之战追随了曹操,...

“张辽止啼”的典故是怎么来的?

张辽(169-222年),字文远,雁门马邑(今山西朔州)人。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,西汉时马邑之谋的发起者聂壹的后人。

他在下邳之战追随了曹操,为他统一北方南征北战,出生入死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直到晚年,他还带病征战。张辽的一生几乎全部是在战争中度过的。曹丕曾评价他:“此亦古之召虎也。”对于三国迷来说,恐怕都难以忘记《三国演义》中的那一章——“张辽威震逍遥津”。

逍遥津之战发生在公元215年的合肥,孙权刚到达合肥时,手中握有十万士兵,这场胜负悬殊太过明显的战役,使得孙权眼高于顶,目空一切,就连曹魏的将士都认为自己必输无疑。但是张辽却坚持认为,这场战争未必会输。于是他趁着吴军初来合肥,于地势不熟,就召集800个死士,在黎明时分偷袭孙权的大营。吴军没有防备,张辽带队轻易地冲进了吴军镇营里,亲自杀了数十人,斩了两将,并且高喊著:“张辽在此!”死士们直冲进孙权主阵,孙权大惊,不知该如何,退到小土丘上,等看清形势,发现对方只有少数的几百人,就命令士兵将他们围起来。

张辽看局势不对,连忙率左右将士突围,杀出一条血路。吴军人人都被张辽军震撼到,没有人敢抵挡他们。从凌晨战到中午,吴军将士原本高昂的斗志都萎靡下去了,张辽遂领军胜利回城,整备守城事宜。而曹军初战告捷,军心大振,将领们对张辽也心悦诚服。

孙权大军到齐后(除贺齐领著三千解烦军留在逍遥津南岸未到),就展开了攻城作战。谁知道,攻了十多天,也没有任何的进展,合肥稳固如铁,心高气傲的孙权就气馁了,决定撤退,但他没有料到张辽还会偷袭。结果等孙权的大部队都过了逍遥津,到了逍遥津南,自己的小部队却还留在逍遥津北时,张辽就领兵七千追袭孙权,骑兵将其中一个渡桥破坏,将孙权困在津北。幸亏甘宁、吕蒙、凌统、蒋钦还在津北,死战保护孙权,孙权跳水才救回一条命,可他的十万大军已经消灭一大半。

经此一役,张辽威震江东,声名大噪,“张辽止啼”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。张辽为历代推崇,并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。 陈寿撰写三国志时,称他为“五子良将”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喜欢的加个关注吧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标签:

推荐阅读